top of page

【醫療溝通風向球】EP17 進行自費諮詢追蹤的黃金配方


自費諮詢
自費諮詢

台灣的健保制度不僅為診所自動帶來了病患,也讓自費醫療市場的競爭加劇。當我們已經投入時間與資源,將老病患或新病患引導到自費諮詢的階段,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諮詢後的轉換率呢?


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們要探討的就是:何時以及如何追蹤診療諮詢會是最佳的策略


近期,Dr.Right團隊進行了一項深入的數據分析,我們發現了一些令人驚喜的結果。在 2021 至 2022 年間,我們對於植牙、矯正、減重塑身、PRP等自費療程的 3,196 個諮詢案件進行了追蹤分析。結果發現,在患者進行自費諮詢後的72至96小時之內,以致電的方式進行追蹤診療諮詢,這是獲得最佳效果的黃金配方。我們想像得到,您看到這裡,一定對這個配方有許多疑問。以下我們就來一一解答您的問題!


Q1: 為什麼不越早聯繫越好?是否會被其他診所搶先一步?

A: 我們必須理解,大多數患者在做出選擇之前,並不會只諮詢一家診所。因此,我們需要等待患者整理並消化完所有的資訊後,才可能做出明確的決定。一般來說,患者需要大約三天的時間來消化這些資訊,過早的聯繫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,讓他們感到壓力過大。成交的關鍵之一,就在於營造一種不強迫的感覺


Q2: 為什麼不能只傳簡訊或 LINE,打電話會花費更多時間呀?

A: 與健保療程不同,自費療程的患者需要感受到尊榮的對待,特別是讓他們覺得我們重視與他們的關係,願意投入時間在他們身上。如果有人祝你生日快樂,比較起來,簡訊和親自打來的電話,哪一種你覺得更有誠意,更能感動人呢?這就是我們從這三千多個案件分析中觀察到的,影響患者決策的最重要因素。


Q3: 那我們進行電話追蹤時,需要注意什麼呢?

A: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,因為這牽涉到如何開始對話、確認是否還有疑問、確認是否有意願進行治療等。在這裡,我們想先提供一個重要的數據:77.9% 的未成交案件,其問題在於一開始就直接問對方是否已經做出了決定,這會讓他們感到壓力。您可以先記下這一點。


Q4: 我手上的案件已經很多了,我可以不追蹤他們,等到他們自己確定後,再打回來約診嗎?

A: 如果我們已經花了時間為患者評估並制定了計劃,然後最後因為其他診所更為主動,導致我們失去了這個案子,那麼我們之前所付出的時間和資源就都白費了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,超過一半的診所都會主動追蹤診療諮詢的結果。


自費諮詢還有很多相關的議題等待探討,歡迎您繼續關注我們的頻道,我們會持續分享從患者回饋的大數據中挖掘出的金礦。如果您需要 Dr.Right 團隊從客觀的角度協助您提升面對面諮詢的技巧,請透過 Dr.Right 的 VIP LINE 帳號聯繫我們。


bottom of page